首页 > 装修学堂 > 软装搭配 > 满座春风话椅凳

满座春风话椅凳

分类:软装搭配  |   2017-01-17 14:05  |   阅读数4233  |   来源:华夏家博

满座春风话椅凳,椅凳在家具中也称“坐具”,通常可分为六大类,即杌凳、坐墩、交杌、长(条)凳、椅子和宝座。

满座春风话椅凳

  杌凳泛指那些无靠背的坐具。坐墩是一种鼓形坐具,座面一般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多边形。交杌俗称“马扎”,是一种可折叠的小型坐具,基本形式是由八根直木构成,腿交叉作为支架,座面用皮条、麻绳等绷成,不用时可以收起。长(条)凳形制繁多,基本上是各种杌凳的延长。宝座是一种近似于床的坐具,往往以繁多的雕饰来显示使用者的尊贵,明代到清早期是帝王将相专用的,清代中后期才逐渐在民间出现。

  椅子则指各种有靠背的坐具,大体可分为靠背椅、扶手椅、圈椅和交椅四个种类。只有靠背、没有扶手的椅子都叫靠背椅,除了圈椅和交椅外,各种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都可称为扶手椅。圈椅和交椅上半部分基本一样,靠背和扶手成弧形连接,只是圈椅腿脚与其它椅子一样直接落地,交椅的腿脚则交叉后以横枨落地。

  收藏古典家具的人绝大多数是从收藏椅凳开始的。这一方面是由于椅凳是最常见、常用的家具,比较容易收藏到手;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椅凳是家具中样式、型制最丰富的品种,其中有些品种价格门槛较低,初学者比较容易入门。

  我的家具收藏也是从椅凳开始的,十多年来断断续续也收藏了不少品种。下面简要介绍我的几件椅凳,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品评。

  一、红木六角坐墩

  坐墩是我国最早的坐具之一。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,但主要出现在佛尊的坐具之中。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类似的坐具。到了唐代,坐墩就比较常见了,有圆形坐墩、腰鼓形坐墩等。唐代的坐墩风格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相吻合,比较丰润华丽。五代时出现了两头小腹部大的鼓式墩。在明代和清代早期的坐墩中大都还保留着鼓式墩的痕迹。清代的坐墩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较明代更加翻新和繁复,一般都有装饰,精美异常。

  我收藏的这个坐墩为红木制作,高约42cm,凳面为六角形,凳面下有束腰,束腰下又伸出一截边沿,边沿下面再接膨牙鼓腿,足端削成内翻卷云足,下踩托泥。

  这种坐墩的型制比较少见,它已经基本摆脱了原始坐墩的鼓形结构,采用了香几、供桌式的束腰和膨牙鼓腿接托泥的结构。有人说它显示了明式家具向清式家具的过渡。但从我收藏的这个坐墩做工和包浆来看,它的制作年代并没有那么久远。

  二、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

  此椅高88cm,长61cm,宽46cm,全由珍贵的黄花梨木料制作,俗称“满彻”黄花梨。椅子的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,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。扶手横梁下和座面边沿下的牙子上也有浮雕螭纹及回纹。圆腿直足,略有收分。此椅靠背、扶手及座面下牙子装饰趣味颇浓,靠背的透雕纹样尤为精细雅致。

 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,其特点是靠背、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,尺寸不大,用材较细,给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。追溯起源,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代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,只需把靠背提升一点或将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,就很像这种玫瑰椅。

  这类椅子之所以称为“玫瑰椅”,有两种说法。一种是这种椅子比较秀气,最初被称为“文椅”。明代文人士大夫喜爱玉文化,“玫瑰”二字古代指美玉,后来又指一种花卉,也可指珍奇之物,故将这种椅子取玫瑰为名。另一种说法是,这种椅子尺寸较小,适合小孩坐,南方人习惯称小孩子为“小鬼”,将专给小孩坐的椅子称为“小鬼椅”。北方人不习惯“小鬼椅”这种称呼,就改称为“玫瑰椅”了。

  玫瑰椅靠背较低,通常不高于窗台,因而常陈设于窗台下。明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家中,大多喜欢在窗台下陈设几张玫瑰椅。同时,在配合桌案陈设时,玫瑰椅背也往往与桌沿高度相似,比较便于摆放。因此,玫瑰椅在明清两朝颇为流行。北京故宫就收藏有不少各种材质的玫瑰椅。

  不过,就我的体验而言,玫瑰椅虽然造型漂亮,但观赏性似乎多过实用性。因为椅背较低,小孩子或个子较小的人坐在上面比较舒服,成年人、特别是个子较高的人长时间靠坐在上面,腰背部会觉得不太舒服。著名古典家具专家王世襄在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一书中也写道:“因为它的后背不高,搭脑部位,正当坐着的后背,依靠时不舒适,这是它的主要缺憾。”

  三、黄花梨圈椅

  圈椅是明清家具中最有特色的椅子,也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家具之一。

  圈椅是靠背和扶手接连成半圆形的椅子,明代时人们多称其为“圆椅”。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的,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,而采用四足,以木板或竹藤席作面,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,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。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,从高到低一顺而下,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,感到十分舒适;背板则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“S”形,成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。

  圈椅大多成对陈设,单独摆放的不多。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,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。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,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,但都很浅。明代圈椅,造型古朴典雅,线条简洁流畅,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,将中国文化中“天圆地方”的宇宙观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。圈椅上圆下方,以圆为主旋律,圆是和谐,方是稳健。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,圈椅的弧度,座位的高度,这三度比例协调,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空间。

  我收藏的这把圈椅,造型简洁,线条流畅,仅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简单的团螭纹饰,坐板边沿下牙子上浮雕一组卷草纹,颇有明式圈椅的风韵。

  四、黄花梨南官帽椅

  官帽椅也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。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,通常又分南官帽椅和“四出头”官帽椅两种。所谓“四出头”官帽椅,就是椅子靠背的搭脑两端和左右扶手的前端都出头,背板为“S”型,而且多用一块整板制成。南官帽椅则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为特征,木匠师傅以“挖烟袋锅”来称呼这种向下弯扣直交的枨子闷榫接合。采用这种接榫方式能使接合部位产生平整、流畅的效果。

  南官帽椅在宋代就出现了,目前流传下来的宋朝绘画中时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椅子。明代也将南官帽椅称为“方椅”,其造型变化较多。

  我收藏的这把南官帽椅为黄花梨制作,高为100厘米,宽为60厘米,进深46厘米。椅子座面为竹篾编成的软屉,四足略呈侧脚,给人稳固难移的感觉。此椅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:其靠背搭脑为一圆弧形横枨,两只扶手的横枨也呈弧形,线条显得十分优美典雅,人坐在上面身体弧线和靠背、搭脑相当吻合,自然觉得十分舒服。这种南官帽椅在型制上介乎于圈椅和玫瑰椅之间,制作难度相当大。

  古代文人的工作、学习都必须在椅凳上进行,因此他们也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,来研究椅凳的造型的优美和使用的舒适,并且和一些优秀工匠一道创造出了诸多经典的椅凳,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以使用的文物,也为世界家具历史书写了灿烂的一页。今天,当我们满座春风地在各种椅凳上学习、工作时,不应该忘记前人的贡献。

  看装修过程中的风水区位的布置,它会影响房主的每天的生活与居家时光。


分享到

装修采购 来华夏家博会 6.8 - 6.10 大连世界博览广场
索票成功后,价值 20 元门票免费送到家